注會科目難度排名你了解嗎?




注會考試分為專業(yè)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yè)階段難度更高,共有六個考試科目,每個科目特點不同,難度自然不同。26新考季已開始,考生們最關心的科目難度與搭配策略成為備考焦點。本文基于考情數(shù)據(jù)與考生反饋,分享專業(yè)階段六科難度梯度及科學搭配方案,快來了解一下!
一、注會科目難度排名你了解嗎?
注會專業(yè)階段六科難度排名(由高至低)及分析如下:
1. 《會計》
作為核心科目,其內容覆蓋財務報表編制、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等復雜知識點,知識體系龐大且實務性強,歷年通過率約14%-22%,常年居六科之首,備考需投入300-480小時。
2. 《審計》
邏輯抽象,語言晦澀,涉及風險評估、控制測試等實務流程,需結合案例分析理解,備考時長約300-350小時,通過率約20%-25%,與會計并稱“雙難科目”。
3. 《財務成本管理》
公式密集,計算量大(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本量利分析),機考環(huán)境下對計算器熟練度要求高,備考需250-350小時,通過率約23%-26%。
4. 《稅法》
知識點瑣碎,政策更新快(如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需精準記憶稅率及優(yōu)惠政策,備考時長約200-250小時,通過率約25%-28%。
5. 《經濟法》
法條記憶量大(如公司法、證券法),需結合案例分析應用,備考約150-200小時,通過率約28%-30%。
6. 《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
理論抽象但綜合性強,側重框架搭建(如SWOT、PEST模型),主觀題占比高,記憶負擔輕,備考可壓縮至150小時左右,通過率約30%-35%,是六科中相對容易的科目。
二、注會科目搭配方案推薦!
對于備考注會考試的考生,合理的科目搭配能提高備考效率。
方案一:兩年通過。第一年報考會計+審計+稅法,會計是基礎學科,與審計關聯(lián)緊密,審計工作常圍繞會計報表展開;稅法中企業(yè)所得稅等與會計處理緊密相連,三者搭配知識融合度高。第二年報考財管+戰(zhàn)略+經濟法,財管計算量大,戰(zhàn)略側重管理思維,二者在管理理念上有相通之處;經濟法相對獨立,以記憶為主,放在第二年能減輕第一年背誦壓力。
方案二:三年通過。第一年選會計,它是注會核心,學好會計為其他科目打基礎。第二年考審計和稅法,審計邏輯性強,稅法知識點瑣碎,二者難度適中。第三年報考財管、戰(zhàn)略和經濟法,財管公式多,戰(zhàn)略框架清晰,經濟法偏記憶,這樣搭配可逐步攻克難關,降低備考壓力,適合基礎薄弱或時間不充裕的考生。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東奧會計在線提供的注會考試科目等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內容為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