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yè)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精選回答
外貿企業(yè)出口退稅的計算公式根據(jù)出口貨物的類型有所不同。
一. 一般貿易、加工補償貿易和易貨貿易出口貨物
應退稅額=計稅依據(jù)×適用退稅率
其中,計稅依據(jù)通常是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退稅率則根據(jù)國家政策設定。
二. 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貨物
應退稅額=原材料金額×退稅率+工繳費金額×14%
這里,原材料金額和工繳費金額需要分別計算,并乘以對應的退稅率或固定比例(14%)。
三. 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
應退稅額=計稅依據(jù)×退稅率-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稅額
其中,銷售進口料應抵減退稅額=銷售進口料件金額×退稅率-海關對進口料件實征增值稅稅額。由于進口料件已經(jīng)免稅,因此在計算應退稅額時需要抵減部分退稅額。
增值稅“免抵退稅”的計算
1. 生產企業(yè)的“四步退稅法”——當期無免稅購進原材料
第1步: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剔稅)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出口貨物離岸價以出口發(fā)票計算的離岸價為準,出口發(fā)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的,主管稅務機關有權按照有關規(guī)定予以核定。
第2步:計算當期應納增值稅額(抵稅)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剔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0?本期應納稅額,正常交稅
當期應納稅額<0?進入下一步(涉及退稅)
第3步:計算免抵退稅額(退稅指標)
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第4步:比較,確定應退稅額(退稅)
第2步絕對值(當期期末留抵稅額)與第3步(當期免抵退稅額)比較,誰小按誰退。
若: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2≤3)
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若: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2>3)
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此時,“2-3”的差額為下期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2. 生產企業(yè)的“四步退稅法”——當期有購進免稅原材料
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的價格:包括當期國內購進的無進項稅額且不計提進項稅額的免稅原材料的價格和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的價格,其中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的價格需要計算求得。
總原則:購進的免稅原材料未交過增值稅?不應該退稅?需要計算出口貨物離岸價格的抵減額!
第1步: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剔稅)
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2步:計算當期應納增值稅額(抵稅)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剔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0?本期應納稅額,正常交稅
當期應納稅額<0?進入下一步(涉及退稅)
第3步:計算免抵退稅額(退稅指標)
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第4步:比較,確定應退稅額(退稅)
第2步絕對值(當期期末留抵稅額)與第3步(當期免抵退稅額)比較,誰小按誰退。
若: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2≤3)
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若: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2>3)
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此時,“2-3”的差額為下期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增值稅“免退稅”的計算——外貿企業(yè)
1. 外貿企業(yè)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貨物以外的貨物。
增值稅應退稅額=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金額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注明的完稅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2. 外貿企業(yè)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貨物。
增值稅應退稅額=加工修理修配費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金額×出口貨物退稅率
3. 退稅率低于適用稅率的,相應計算出的差額部分的稅款計入出口貨物勞務成本。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更多知識點的詳細解讀,考試重難點分析盡在東奧會計在線涉稅服務實務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概念及計稅依據(jù)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