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額的計算(2)、源泉扣繳_2021年《稅法二》預習考點




當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不要糾結于沒有阻止它發(fā)生,而是更努力于自我成長,努力于改善自己,更努力于改善能夠掌控的。備考稅務師考試的同學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稅務師《稅法二》的考點內容吧!
【內容導航】
應納稅額的計算(2)、源泉扣繳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稅法二》第一章 企業(yè)所得稅
【知識點】應納稅額的計算(2)、源泉扣繳
應納稅額的計算(2)、源泉扣繳
第九節(jié) 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居民企業(yè)核定征收應納稅額計算
核定 征收 范圍 | 居民納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3)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4)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5)發(fā)生納稅義務,未按規(guī)定期限申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6)申報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
不能 核定 征收 的范圍 | (1)享受優(yōu)惠政策的企業(yè)(不包括僅享受免稅收入的企業(yè)、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 (2)匯總納稅企業(yè) (3)上市公司 (4)金融企業(yè) (5)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 (6)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的其他企業(yè) |
核定征收 的辦法 | (1)核定應稅所得率 (2)其他方法 |
核定 應稅 所得率 |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其應稅所得率 (1)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的 (2)能正確核算(查實)成本費用總額,但不能正確核算(查實)收入總額的 (3)通過合理方法,能計算和推定納稅人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總額的 2.核定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 應稅收入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 【注意】實行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人,經營多業(yè)的,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2)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
四、非居民企業(yè)應納稅額的計算
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lián)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金額 | 所得 |
收入全額 |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差額 | 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五、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核定征收辦法
(一)應納稅所得額
按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利潤率 |
按成本費用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 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總額/(1-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利潤率)×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利潤率 |
按經費支出換算收入核定 應納稅所得額 | 應納稅所得額=經費支出總額/(1-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利潤率)×經稅務機關核定的利潤率 |
(二)稅務機關可以按照下列標準確定非居民企業(yè)的利潤率
從事的活動 | 利潤率 |
從事承包工程作業(yè)、設計和咨詢勞務 | 15%-30% |
從事管理服務 | 30%-50% |
從事其他勞務或勞務以外經營活動 | 不低于15% |
【提示1】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從事適用不同核定利潤率的經營活動,并取得應稅所得的,應分別核算并適用相應的利潤率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凡不能分別核算的,應從高適用利潤率,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提示2】非居民企業(yè)與中國居民企業(yè)簽訂機器設備或貨物銷售合同,同時提供設備安裝、裝配、技術培訓、指導、監(jiān)督服務等勞務,其銷售貨物合同中未列明提供上述勞務服務收費金額,或者計價不合理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參照相同或相近業(yè)務的計價標準核定勞務收入。無參照標準的,以不低于銷售貨物合同總價款的10%為原則,確定非居民企業(yè)的勞務收入。
【提示3】主管稅務機關應及時向非居民企業(yè)送達《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非居民企業(yè)應在收到《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后10個工作日內,完成《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的填寫并送達主管稅務機關,主管稅務機關在受理《非居民企業(yè)所得稅征收方式鑒定表》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該項征收方式的確認工作。(2020年調整)
六、外國企業(yè)常駐代表機構稅收管理
外國企業(yè)常駐代表機構是指按照國務院有關規(guī)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或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yè)(包括港、澳、臺企業(yè))及其他組織的常駐代表機構。
辦理稅務登記的時間 | 代表機構應當自領取工商登記證件(或有關部門批準)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資料,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
申報繳納稅款的時間 | 代表機構在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據實申報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
核定 征收 | 1.情形 賬簿不健全,不能準確核算收入或成本費用,以及無法按照規(guī)定據實申報的代表機構 |
2.核定方式 (1)按經費支出換算收入: ①收入額=本期經費支出額/(1-核定利潤率) ②應納企業(yè)所得稅=收入額×核定利潤率×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2)按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企業(yè)所得稅=收入總額×核定利潤率×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注意】代表機構的核定利潤率不應低于15% |
七、企業(yè)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有關所得稅問題
納稅人 | 轉讓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業(yè) |
企業(yè)轉讓代個人持有的限售股 | 1.企業(yè)轉讓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yè)應稅收入計算納稅:限售股轉讓所得=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1)不能準確計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該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為該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 (2)將完成納稅義務后的限售股轉讓收入余額轉付給實際所有人時不再納稅 2.依法院判決、裁定等原因,通過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企業(yè)將其代持的個人限售股直接變更到實際所有人名下的,不視同轉讓限售股 |
解禁前轉讓 | (1)企業(yè)應按減持在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登記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計入企業(yè)當年應稅收入計算納稅 (2)企業(yè)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簽訂協(xié)議轉讓給受讓方,但未變更股權登記、仍由企業(yè)持有的,企業(yè)實際減持該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按上述規(guī)定納稅后,其余額轉付給受讓方的,受讓方不再納稅 |
第十節(jié) 源泉扣繳
扣繳義務人 | (1)對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lián)系的,應繳納的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2)對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取得工程作業(yè)和勞務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稅務機關可以指定工程價款或者勞務費的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 |
入庫申報時間 | 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的稅款,應自代扣之日起7日內繳入國庫,并向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yè)所得稅報告表 |
源泉扣繳的情形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yè)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 | (1)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承包工程作業(yè)或提供勞務的,應當自項目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手續(xù)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負有稅款扣繳義務的境內機構和個人,應當自扣繳義務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稅款登記手續(xù) (3)境內機構和個人向非居民發(fā)包工程作業(yè)或勞務項目合同發(fā)生變更的,發(fā)包方或勞務受讓方應自變更之日起10日內向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非居民項目合同變更情況報告表》 (4)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承包工程作業(yè)或提供勞務的,應當在項目完工后15日內,辦理注銷稅務登記 |
黑暗我們永遠無法阻止,但我們可以不斷追求光明。希望備考稅務師考試的小伙伴們都能夠順利通過稅務師考試!快一起努力學習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文顏老師《稅法二》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