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計算公式怎么算出來的
精選回答
每股收益(EPS)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每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凈利潤。
一、基本每股收益計算公式
公式: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二、公式說明
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指在某一會計期間內,公司實現的凈利潤中,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部分。
通常從利潤表中獲取,需扣除優(yōu)先股股息(如有)。
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指在某一會計期間內,公司實際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按照時間加權平均計算。
考慮普通股在報告期內的增減變動,如新股發(fā)行、股票回購、股票拆分等。
公式:
加權平均股數=∑(各期間股數×該期間天數÷365)
例如:假設公司在年初有100萬股,7月1日增發(fā)50萬股,則加權平均股數計算如下:
1月1日至6月30日:100萬股×181/365≈49.59萬股
7月1日至12月31日:150萬股×184/365≈75.62萬股
加權平均股數≈49.59+75.62≈125.21萬股
三、稀釋每股收益(考慮潛在普通股)
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礎上,考慮所有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如可轉換債券、股票期權、認股權證等。
稀釋每股收益=調整后的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調整后的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凈利潤調整:增加因潛在普通股轉換而可能增加的利息費用(稅后)。
股數調整:增加潛在普通股轉換后的普通股股數。
四、計算步驟總結
1.確定凈利潤:
從利潤表中獲取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扣除優(yōu)先股股息(如有)。
2.計算加權平均股數:
確定報告期內普通股的增減變動情況。
按時間加權平均計算股數。
3.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將凈利潤除以加權平均股數。
4.(可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考慮潛在普通股的影響,調整凈利潤和股數。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五、舉例
假設條件:
公司年度凈利潤:1,000萬元
優(yōu)先股股息:100萬元
年初普通股股數:500萬股
7月1日增發(fā)200萬股
計算過程:
1.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
1,000萬元?100萬元=900萬元
2.加權平均股數:
1月1日至6月30日:500萬股×181/365≈247.95萬股
7月1日至12月31日:700萬股×184/365≈352.60萬股
加權平均股數≈247.95+352.60≈600.55萬股
3.基本每股收益:
900萬元÷600.55萬股≈1.50元/股
更多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更多知識點的詳細解讀,考試重難點分析盡在東奧會計在線中級財務管理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