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原因_2024注會經濟法備考重點




在學習2024年注會《經濟法》第八章的“破產原因”時,要補充說明:“經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無法清償債務”,是指只要債務人的任何一個債權人經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未得到清償,其每一個債權人均有權提出破產申請,并不要求申請人自己已經采取了強制執(zhí)行措施。且本節(jié)多數知識點都曾考核過案例分析題,請同學們認真學習。
? 25年課程上新,購25送24,今年明年都能考> ? 新人福利領取,登錄即送專屬學習資料!>
注會考試24年在《經濟法》科目的調整較為明顯。抓住科目重要考點及新考點,將有助于在學習中覆蓋考核內容。讓所學都能夠在考場上應答自如。更多科目備考重點,點擊查看:2024年注會經濟法《輕一》名師講義,備考重點匯總>>
【所屬章節(jié)】
第八章 企業(yè)破產法律制度
第一單元 破產申請
【知 識 點】
破產原因
1.破產原因(破產界限)是指企業(yè)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解釋
破產原因包括兩種情況:(1)不能清償+資不抵債;(2)不能清償+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2.“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認定(2015年案例分析題、2019年案例分析題、2022年案例分析題)
債務人賬面資產雖大于負債,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1)因資金嚴重不足或者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無法清償債務;
(2)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且無其他人員負責管理財產,無法清償債務;
(3)經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無法清償債務;
(4)長期虧損且經營扭虧困難,無法清償債務。
3.異議不成立的情形
(1)相關當事人以對債務人的債務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未喪失清償能力為由,主張債務人不具備破產原因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支持。(2018年案例分析題)
(2)當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時,債務人以其具有清償能力或者資產超過負債為由提出異議,但又不能立即清償債務或者與債權人達成和解的,其異議不能成立。(2017年案例分析題)
(3)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至破產宣告前,由于債務人財產的市場價值發(fā)生變化導致其在案件受理后資產超過負債乃至破產原因消失的,不影響破產案件的受理效力和繼續(xù)審理,人民法院不得裁定駁回申請。債務人如不愿意進行破產清算,可以通過申請和解、重整等方式清償債務、結束破產清算程序。(2018年案例分析題、2022年案例分析題)
(4)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應計入破產費用,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無須預交。相關當事人以申請人未預先交納訴訟費用為由,對破產申請?zhí)岢霎愖h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019年案例分析題)
注會考試時間愈發(fā)臨近,建議考生抓重點備考,上文知識點內容根據郭守杰老師《輕一基礎精講班》講義整理,郭守杰老師2024年主講的注會C雙名師輕松過關?班課程正在更新!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