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區(qū)別:定義不同、計算公式不同。當期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應交所得稅=(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的計算公式: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
更新時間:2021-09-29 11:56:14 查看全文>>
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區(qū)別:定義不同、計算公式不同。當期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應交所得稅=(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的計算公式: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
更新時間:2021-09-29 11:56:14 查看全文>>
確認并結轉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
確認當期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確認遞延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商譽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所得稅費用
當期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當期適用所得稅稅率
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計提遞延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所得稅費用分為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計提當期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當期適用所得稅稅率
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所得稅費用是企業(yè)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yè)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分為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
計提當期所得稅費用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當期所得稅費用計算公式: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當期適用所得稅稅率
遞延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
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為正數(增加),記入借方。遞延所得稅資產發(fā)生額為負數(減去),記入貸方。
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
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額為正(增加)數,記入貸方。遞延所得稅負債發(fā)生額為負數(減少),記入借方。
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
當期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當期所得稅即為當期應交所得稅。
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納稅調整增加額
稅法規(guī)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yè)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guī)定扣除標準的金額:
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扣除限額:工資的14%、2%、8%。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區(qū)別
黃潔洵初級《經濟法基礎》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zhí)業(yè)),法律職業(yè)資格,擁有多年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法務經驗。2007年起開始從事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2009年起開始從事會計職稱考試和稅務師考試培訓。
郭守杰初級《經濟法基礎》
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開始從事《經濟法》考試輔導,1998年開始編著“輕松過關”系列圖書。
王穎初級《初級會計實務》
中國注冊會計師、稅務師,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稅務師協(xié)會會員,就職于天津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理論基礎殷實,實務經驗及考試輔導經驗豐富。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