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的概念
含義 | 財務報表審計:是注冊會計師的核心業(yè)務,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信賴的程度。 |
理解 | 1.審計的用戶:財務報表的預期使用者。(可以有效滿足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需求) 2.審計的目的: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即以合理保證的方式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議。 |
3.合理保證:是一種高水平保證(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由于審計存在固有限制,注冊會計師得出結論和形成審計意見依據(jù)的大多數(shù)審計證據(jù)是說服性而非結論性的,因此,審計只能提供合理保證,而不能提供絕對保證。 4.審計的基礎: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專業(yè)性。注冊會計師審計業(yè)務時,不僅應當具備專業(yè)勝任能力,還應當獨立于被審計單位和預期使用者。 5.審計的最終產(chǎn)品:審計報告。 |
(2020年)下列有關財務報表審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財務報表審計的目的是發(fā)現(xiàn)所有由于錯誤或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
B.財務報表審計能夠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度
C.財務報表審計能夠提供高水平的保證
D.財務報表審計的基礎是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和專業(yè)性
【答案】A
【解析】選項A錯誤,審計的目的是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并不能發(fā)現(xiàn)所有重大錯報。
(2019年改編)下列有關財務報表審計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審計的目的是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
B.審計只提供合理保證,不提供絕對保證
C.審計不涉及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議
D.審計的最終產(chǎn)品是審計報告和已審計財務報表
【答案】D
【解析】選項D錯誤,審計的最終產(chǎn)品是審計報告。
相關試聽 更多>